
這是一個循環,每天這樣練功,兩個小時,半年的時間你唱功一定會很實力,但中間不要停止,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,一定要堅持下來練自己的肺活量,多游泳,多跑步!多看一些音樂錄影帶,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時的口型,多模仿!多唱,多練最好找一個專業的老師,指導一下,才不會誤入歧途,不會把聲帶損害,要注意唱歌時不要多用自己的聲帶,要讓自己的聲音傳的遠而穩,注意運用氣息,否則會使聲帶生繭。
聲音忌諱大聲喊叫,其實我都要避免:1、大聲喊叫;2、具備充足睡眠后,每天用聲不準超過兩小時[總用聲量]長期超量用聲,必然導致聲帶病變[壞嗓子]!養成用丹田氣說話的習慣。意念上,不要用嗓子說話,用小腹[臍下兩寸的點]說話。
多練仰臥起坐,加強丹田力量[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較弱]口腔要打開[后上下牙距離]整個口腔形成:前緊[開、齊、合、撮]后松[打開后槽牙]之勢。長期堅持科學訓練。情、氣、聲的訓練:情—七情: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的語言表達訓練;氣—-掌握胸腹聯合呼吸法;聲—-聲音的彈性訓練。
常說丹田氣,不妨在空閑的時間經常做一些深呼吸練習,盡量把氣吸到丹田,可以用打哈欠或聞味的舉動來體會深呼吸的感受,此時身體都處于一種自然舒展狀態,肩不要隨著吸氣上聳,盡量保持兩肩平靜,兩肋自然外擴,吸氣受力在腰腹部。然后保持住吸氣時腹肌的用力狀態緩緩呼出,可以用吹蠟燭的小氣流想象不要把蠟燭吹滅,但一直吹的搖動,注意:蠟燭是眼睛的前上方,氣流直接集中作用于蠟燭的火焰。呼出的時間越長越好,然后再吸再呼,連續重復,體會腰部集中用力的感覺。這就是發聲用力的支點。
其次,一個結實有穿透力的聲音的產生除了有好的氣息支持外,共鳴腔體的運用更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,所謂共鳴腔體主要包括頭腔、咽喉腔、胸腔。平時我說話主要用咽喉腔,也就是說用嗓子,所以時間長了容易造成聲帶的疲勞,如果想保護聲帶,節省力量,就要有科學的發聲方法,那就是讓聲音貫穿三個腔體為一體,氣息的支持下,發聲的起點要高,把眼作為一個界限,想象以眼睛為底線往兩邊延伸直至后頭,形成一個橫截面,以此橫截面為平面,聲音的起點就放在這個橫截面上兩眉之間的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