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里面有個“因果”關系的協調統一問題。比方說,用一個充了氣的圓氣球,放在上下掌之間,用兩手掌上下對氣球施加壓力,就會看到由于手掌上下的壓力,氣球變成了扁形,氣球的四周向外擴張出來。氣球本身是不會擴張的,它的擴張取決于手掌上下的壓力。在這里,手掌的壓力是“因”,而氣球向四周的擴張是“果”。同樣的道理,用氣時,腰圍的擴張狀態取決于上下給予氣息的壓力。上下給氣息的壓力是“因”,腰圍擴張的狀態是“果”。
只有對氣息施以均勻、穩定的壓力,才會產生腰圍擴張狀態的保持。往往我們在用氣之前,首先做出腰圍擴張的狀態,這是主觀上用肌肉撐起的一種僵硬擴張狀態,“因果”不協調,不但用不上氣,而且極易造成往上端氣的毛病,自然達不到氣息通暢的結果。
另外,在給氣息向下施以壓力的同時,會明顯感覺到后腰部有一個強有力的用力部位,這個部位就是氣息的支持點,這也是氣息乃至歌唱練習的協調中心。